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金融白領 搶登中國薪舞台
自2000年之後,台灣金融業的工作遷徙潮就不曾間斷。儘管世界各國的人才紛紛湧入中國,但握有語言、薪資和專業優勢的台灣金融白領,仍能站上中國蓬勃發展的金融舞台。《遠見》歸納出台灣人最占優勢的職缺,以及金融高階主管的現身說法,提供有意西進發展的讀者參考。
兩岸金融政策可望在520之後鬆綁。自2000年以來持續不斷的金融人才西進潮,未來將隨著台灣金融業登陸,而愈演愈烈。2007年台灣的金融人才不僅從保險、銀行、投信到證券業全面登陸,而且這股出走潮明顯從中高階主管蔓延到年輕的金融從業人員。
在未來兩岸金融合作空間加大的新情勢下,這群早先西進的前鋒,憑著大陸經驗,在職場上將有更多的優勢。「這兩年來,高階主管赴大陸的意願比以前高很多,」萬寶華企業管理顧問公司(Manpower)財務金融經理吳璧昇有這種感受。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中國證照中心主任謝仁杰更以「奮不顧身」,形容新興的一群、30到40歲出走的金融白領階級,「他們很多人都是舉家遷往大陸。」
中國的金融業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尤其這兩、三年上市的幾家中國大銀行,市值更一舉晉級全球前十大。相對台灣金融業的不景氣,許多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人紛紛另謀出路。
目前在大陸農銀匯理基金公司擔任投資理財部總經理的汪聖芬說,四年多前她到大陸工作時,一起聚餐的台灣同行只有八個人,「現在單是QDII(境內投資人業務)相關的台灣人,吃飯時就要坐到兩桌,」她笑著說。經常和銀行通路接觸的她,也發現已有不少台灣年輕人在大陸的銀行做基層行員。
順利在大陸金融業立足的人,現在常常會接到台灣朋友拜託介紹工作。不過經常幫大陸投信業推薦台灣人選的中國南方基金公司顧問陳忠慶,語重心長地指出,「現在的問題是,人家究竟還需不需要你!」
大陸磁吸 不曾停過腳步
整體來看,中高階金融人才西進比年輕的基層員工機會高,尤其是具國際化、跨部門管理經驗的高階人才最搶手。目前大陸需才孔急的職務包括海外基金經理人、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以及台商企業金融業務人才等,這些領域台灣人都還有優勢。
2007年上半年,大陸開放十多家外商銀行的人民幣業務,因此外銀的人力需求暴增,吳璧昇指出,某家外銀開出一年的人力需求高達1500人,其中企業金融所需人力是以往的倍數,而台商業務方面,台灣人絕對占優勢。
2007年下半年,資產管理的人力需求明顯增加,尤其是國際投資經理人的職缺最迫切,薪資待遇也很好談,開價年薪100萬到1000萬人民幣都有,折合台幣400萬到4000萬元。「這種待遇已經比台灣高,如果找香港和新加坡人會更貴,因此台灣經理人很有競爭力,」吳璧昇分析。大陸首批開放的四支QDII操盤人,其中三人都來自台灣。
薪水多 從2倍到1.2倍行情
早期台灣人到大陸,如果不是外派,主要選擇平安集團、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有能力開出高價的金融機構,或是像花旗銀行等國際性企業,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實力突飛猛進,有能力也願意提供高薪的企業大增,相對台灣的薪資停滯不前,中國市場就成為台灣金融人才的新機會。
吳璧昇指出,受聘到大陸的薪資一般可以高於台灣30%~50%,但主要還是看個人的條件。台灣外派的薪資早期可以多到1.5至2倍,現在大約只1.2至1.5倍了。深圳發展銀行私人理財部總經理周偉萱提醒,大陸的稅負分級明顯,談待遇時,要同時考慮稅率,算清楚可以實拿的薪資。
汪聖芬建議,和中國企業談薪資時,要參考一般市場行情以及這家公司的薪資水準,不要獅子大開口,讓自己變成公司的「一根釘子」。但可以在福利方面多爭取。「挑好公司、談好位子,都比談薪水重要,」轉換過三家基金公司的汪聖芬說。
行業變 從保險業到金融業
台灣金融人才西進的腳步從2000年開始後,就不曾間斷。
首批是保險業務體系的整批挖角;2002年信用卡團隊跟進,接著是台商企金人才;2003起創投和私募基金人才也移師大陸,2004年起財富管理、投信證券人才陸續登陸,隨著大陸金融新業務不斷地興起,未來兩岸人才板塊的移動將不會停止。其中,在保險、銀行、投信和證券等產業中,台灣保險人才登陸最早,為大陸的保險業注入高比例的台灣基因。未來隨著更多的台資保險公司開辦業務,人才西進可能再有高峰。以上海國泰人壽為例,1500名員工中,有近100位的台籍幹部,主要分布在業務體系。
2000年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的「龍騰計畫」,大手筆聘請台灣500名保險業務人才,轟動兩岸;此後多年,前後有超過10位台灣人出任中國保險公司的總經理,儘管有些人鎩羽而歸,但勇闖彼岸的人依然前仆後繼,業界估計,目前在大陸保險業任職的台籍高階主管至少有上百人。
2007年平安集團再度跨海徵才,但挖角的對象已轉移到銀行和投信投顧業。現任大陸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顧問,國泰寰宇財金企管顧問公司董事長梅汝彪指出,目前大陸保險業較缺的是精算師、電話行銷、通路和資產管理相關的高端人才。
跳板好 香港成人才轉運站
許多金融人考慮西進的第一站,會先選擇香港。香港既是亞洲金融中心,歷練機會多,和大陸往來密切,待遇也佳,職涯轉換所冒的風險較低。
現在香港更成為台資銀行西進的訓練基地,為了準備今年可能開放銀行到大陸投資的契機,香港17家台資銀行已上緊發條,香港也成為許多銀行最熱門的外派地點。
華南銀行香港分行經理劉聰隆指出,未來台資銀行到大陸開業時,有香港經驗的人會優先去支援,短期一定會先大量啟用台灣團隊,至少第一批就要有五到六位不同部門的人。
台大財經系畢業就考進匯豐銀行儲備幹部的徐世偉,在2006年底接受「年輕銀行家」計畫到英國受訓,讓初出校門的他打開了視野,決定透過匯豐跨國輪調平台,申請到香港匯豐投資銀行,擔任多元化工業業務分析員。
在這個八人團隊裡,就有八個國籍,徐世偉是唯一聽說讀寫中文流利的人,因此原本應由資深人員負責的台灣和大陸客戶聯繫工作,也改由26歲的他來負責。
徐世偉笑著說,如果台大同學要辦同學會,在香港還比台北容易,因為有幾位已在香港工作,部分在台灣金融業的同學也常來出差,還有一些同學到香港尋找就業機會,大家常有機會碰面。
37歲,任職香港富邦銀行境外理財副總裁的高偉倫,原本是台灣摩根富林明投信的投資顧問,2006年他眼見國內銀行的基金手續費殺到見骨,投資顧問很難有發展空間,台股也積弱不振,因此決定轉換舞台。
留美的MBA背景,加上曾在深圳的工廠做過貿易,獵人頭公司很快就幫他找到多家銀行的工作機會,後來他選擇進入台資銀行,現在高偉倫已考取香港和大陸多張的金融證照。
和高偉倫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因此金融人下班後,上補習班準備考照的情況很流行。一位已被外商購併的本國銀行分行經理,每逢週末,都遠從苗栗到台北來上課。他說,未來希望爭取外派到大陸,讓事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
永誠貼心叮嚀:兩岸互動頻繁,中國商機無限,許多台灣人對於大陸發展機會相當看好,不論是企業主或是經理、主管、甚至年輕學子、社會新鮮人,都摩拳擦掌主動尋找前往大陸就業、創業的機會。
永誠是專業辦理中國大陸國際證照的單位,輔導學員取得中國大陸證照,並主動推薦學員前往中國大陸就業、創業、投資,為學員創造無限商機!想要前進大陸,首先了解中國!永誠是您最佳的選擇!
■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大陸職業資格證照絕對是加分必備,但是近年來因考試者眾多,資格限制愈來愈嚴格,也愈來愈難考了!想考趁早,把握機會!請按此索取考試簡章;如您無法親自前往大陸考試,亦可利用推甄免試直接取得大陸證照,資格不符無法取得大陸證照者保證退費!若您對大陸證照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您利用永誠線上客服系統聯絡客服人員。
兩岸金融政策可望在520之後鬆綁。自2000年以來持續不斷的金融人才西進潮,未來將隨著台灣金融業登陸,而愈演愈烈。2007年台灣的金融人才不僅從保險、銀行、投信到證券業全面登陸,而且這股出走潮明顯從中高階主管蔓延到年輕的金融從業人員。
在未來兩岸金融合作空間加大的新情勢下,這群早先西進的前鋒,憑著大陸經驗,在職場上將有更多的優勢。「這兩年來,高階主管赴大陸的意願比以前高很多,」萬寶華企業管理顧問公司(Manpower)財務金融經理吳璧昇有這種感受。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中國證照中心主任謝仁杰更以「奮不顧身」,形容新興的一群、30到40歲出走的金融白領階級,「他們很多人都是舉家遷往大陸。」
中國的金融業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尤其這兩、三年上市的幾家中國大銀行,市值更一舉晉級全球前十大。相對台灣金融業的不景氣,許多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人紛紛另謀出路。
目前在大陸農銀匯理基金公司擔任投資理財部總經理的汪聖芬說,四年多前她到大陸工作時,一起聚餐的台灣同行只有八個人,「現在單是QDII(境內投資人業務)相關的台灣人,吃飯時就要坐到兩桌,」她笑著說。經常和銀行通路接觸的她,也發現已有不少台灣年輕人在大陸的銀行做基層行員。
順利在大陸金融業立足的人,現在常常會接到台灣朋友拜託介紹工作。不過經常幫大陸投信業推薦台灣人選的中國南方基金公司顧問陳忠慶,語重心長地指出,「現在的問題是,人家究竟還需不需要你!」
大陸磁吸 不曾停過腳步
整體來看,中高階金融人才西進比年輕的基層員工機會高,尤其是具國際化、跨部門管理經驗的高階人才最搶手。目前大陸需才孔急的職務包括海外基金經理人、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以及台商企業金融業務人才等,這些領域台灣人都還有優勢。
2007年上半年,大陸開放十多家外商銀行的人民幣業務,因此外銀的人力需求暴增,吳璧昇指出,某家外銀開出一年的人力需求高達1500人,其中企業金融所需人力是以往的倍數,而台商業務方面,台灣人絕對占優勢。
2007年下半年,資產管理的人力需求明顯增加,尤其是國際投資經理人的職缺最迫切,薪資待遇也很好談,開價年薪100萬到1000萬人民幣都有,折合台幣400萬到4000萬元。「這種待遇已經比台灣高,如果找香港和新加坡人會更貴,因此台灣經理人很有競爭力,」吳璧昇分析。大陸首批開放的四支QDII操盤人,其中三人都來自台灣。
薪水多 從2倍到1.2倍行情
早期台灣人到大陸,如果不是外派,主要選擇平安集團、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有能力開出高價的金融機構,或是像花旗銀行等國際性企業,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實力突飛猛進,有能力也願意提供高薪的企業大增,相對台灣的薪資停滯不前,中國市場就成為台灣金融人才的新機會。
吳璧昇指出,受聘到大陸的薪資一般可以高於台灣30%~50%,但主要還是看個人的條件。台灣外派的薪資早期可以多到1.5至2倍,現在大約只1.2至1.5倍了。深圳發展銀行私人理財部總經理周偉萱提醒,大陸的稅負分級明顯,談待遇時,要同時考慮稅率,算清楚可以實拿的薪資。
汪聖芬建議,和中國企業談薪資時,要參考一般市場行情以及這家公司的薪資水準,不要獅子大開口,讓自己變成公司的「一根釘子」。但可以在福利方面多爭取。「挑好公司、談好位子,都比談薪水重要,」轉換過三家基金公司的汪聖芬說。
行業變 從保險業到金融業
台灣金融人才西進的腳步從2000年開始後,就不曾間斷。
首批是保險業務體系的整批挖角;2002年信用卡團隊跟進,接著是台商企金人才;2003起創投和私募基金人才也移師大陸,2004年起財富管理、投信證券人才陸續登陸,隨著大陸金融新業務不斷地興起,未來兩岸人才板塊的移動將不會停止。其中,在保險、銀行、投信和證券等產業中,台灣保險人才登陸最早,為大陸的保險業注入高比例的台灣基因。未來隨著更多的台資保險公司開辦業務,人才西進可能再有高峰。以上海國泰人壽為例,1500名員工中,有近100位的台籍幹部,主要分布在業務體系。
2000年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的「龍騰計畫」,大手筆聘請台灣500名保險業務人才,轟動兩岸;此後多年,前後有超過10位台灣人出任中國保險公司的總經理,儘管有些人鎩羽而歸,但勇闖彼岸的人依然前仆後繼,業界估計,目前在大陸保險業任職的台籍高階主管至少有上百人。
2007年平安集團再度跨海徵才,但挖角的對象已轉移到銀行和投信投顧業。現任大陸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顧問,國泰寰宇財金企管顧問公司董事長梅汝彪指出,目前大陸保險業較缺的是精算師、電話行銷、通路和資產管理相關的高端人才。
跳板好 香港成人才轉運站
許多金融人考慮西進的第一站,會先選擇香港。香港既是亞洲金融中心,歷練機會多,和大陸往來密切,待遇也佳,職涯轉換所冒的風險較低。
現在香港更成為台資銀行西進的訓練基地,為了準備今年可能開放銀行到大陸投資的契機,香港17家台資銀行已上緊發條,香港也成為許多銀行最熱門的外派地點。
華南銀行香港分行經理劉聰隆指出,未來台資銀行到大陸開業時,有香港經驗的人會優先去支援,短期一定會先大量啟用台灣團隊,至少第一批就要有五到六位不同部門的人。
台大財經系畢業就考進匯豐銀行儲備幹部的徐世偉,在2006年底接受「年輕銀行家」計畫到英國受訓,讓初出校門的他打開了視野,決定透過匯豐跨國輪調平台,申請到香港匯豐投資銀行,擔任多元化工業業務分析員。
在這個八人團隊裡,就有八個國籍,徐世偉是唯一聽說讀寫中文流利的人,因此原本應由資深人員負責的台灣和大陸客戶聯繫工作,也改由26歲的他來負責。
徐世偉笑著說,如果台大同學要辦同學會,在香港還比台北容易,因為有幾位已在香港工作,部分在台灣金融業的同學也常來出差,還有一些同學到香港尋找就業機會,大家常有機會碰面。
37歲,任職香港富邦銀行境外理財副總裁的高偉倫,原本是台灣摩根富林明投信的投資顧問,2006年他眼見國內銀行的基金手續費殺到見骨,投資顧問很難有發展空間,台股也積弱不振,因此決定轉換舞台。
留美的MBA背景,加上曾在深圳的工廠做過貿易,獵人頭公司很快就幫他找到多家銀行的工作機會,後來他選擇進入台資銀行,現在高偉倫已考取香港和大陸多張的金融證照。
和高偉倫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因此金融人下班後,上補習班準備考照的情況很流行。一位已被外商購併的本國銀行分行經理,每逢週末,都遠從苗栗到台北來上課。他說,未來希望爭取外派到大陸,讓事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
永誠貼心叮嚀:兩岸互動頻繁,中國商機無限,許多台灣人對於大陸發展機會相當看好,不論是企業主或是經理、主管、甚至年輕學子、社會新鮮人,都摩拳擦掌主動尋找前往大陸就業、創業的機會。
永誠是專業辦理中國大陸國際證照的單位,輔導學員取得中國大陸證照,並主動推薦學員前往中國大陸就業、創業、投資,為學員創造無限商機!想要前進大陸,首先了解中國!永誠是您最佳的選擇!
■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大陸職業資格證照絕對是加分必備,但是近年來因考試者眾多,資格限制愈來愈嚴格,也愈來愈難考了!想考趁早,把握機會!請按此索取考試簡章;如您無法親自前往大陸考試,亦可利用推甄免試直接取得大陸證照,資格不符無法取得大陸證照者保證退費!若您對大陸證照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您利用永誠線上客服系統聯絡客服人員。
0 意見: